【經 濟】 伊朗盛產石油,目前為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,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。石油是伊朗經濟命脈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,石油收入占其外匯收的85%以上。近年來國際石油價格走高,伊經濟增長較快。由于經濟體系相對封閉,"9·11"事件對伊經濟未造成大的直接影響。2002財年,伊經濟繼續保持發展勢頭,宏觀經濟指數穩中有升,金融市場基本穩定,幣值穩定,外匯收入增加,外債減少,國際資信進一步增強。估計全年GDP增長可達5.5%。伊經濟改革步伐加快,為近年所鮮有。通過新的《吸引和保護外國投資法》,朝改善投資環境邁出重要一步。修改《直接稅收法》,出臺《增值稅法》,醞釀修改《勞工法》。政府啟動189家國營企業和公司的私有化計劃,首次大規模推進私有化進程。實施單一匯率,革命以來首次發行國際債券,首次在自由區實施浮動匯率貸款,私人金融機構穩步發展。但隨著改革的深入,伊經濟結構及體制性弊病日益暴露。2002年伊通膨和失業問題依然嚴峻。通膨率雖走降,但受擴張性財政政策影響仍維持在較高水平,特別是食品、服裝、日用商品、住房等價格上漲較快。百姓生活壓力增大。受人口結構、經濟轉型和城市化發展的影響,政府緊急就業計劃效果有限。
國內生產總值(2001財政年度):664.8萬億里亞爾(按當年價格計算),約合839億美元。
人均國內生產總值(2001財政年度):1030.7萬里亞爾(按當年價格計算),約合1300美元。
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(2001年財政年度):5.1%
貨幣名稱:里亞爾。
官方匯率(2001財政年度):1美元兌7921.5里亞爾。
通貨膨脹率(2001財政年度):11.3%
失業率(2002財政年度估計):17.3%
(資料來源:伊朗統計中心)
【資 源】 油氣資源豐富。截止2002年2月,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000億桶,占世界儲量的10%,居世界第五位。伊是世界第四大產油國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。天然氣儲量26萬億立方米,約占世界總儲量的16%,僅次于俄羅斯,居世界第二位。銅礦已探明儲量30億噸礦石(平均品味0.8%),約占世界總儲量的5%,居世界第三位。鋅礦已探明儲量為5000萬噸礦石(平均品味20%)。鉻礦已探明儲量1500萬噸。此外,還有豐富的鐵、鉻、錳、銻、鉛、硼、重晶石、大理石和煤資源等。但水資源缺乏,年人均占有量為1300立方米。
【工 業】 以石油開采業為主,另外還有煉油、鋼鐵、汽車制造、電力、機械制造、紡織、食品加工、建材、地毯、家用電器、化工、冶金、造紙、水泥和榨糖等,但是基礎薄弱,大部分工業原料和零配件依賴進口。
近幾年原油生產狀況統計表:(單位:萬桶/日)
1999年 2000年 2001年
原油產量 343.9 366.1 376.2
原油出口 229.1 249.2 260.5
近幾年金屬礦產情況如下(單位:萬噸):
1998年 1999年 2000年
精煉鋁 10.90 13.00 13.10
銅 12.83 13.00 12.85
鉛 1.44 1.44 1.44
鋅 9.74 6.00 6.00
(資料來源:2002年經濟季評)
【農林牧業】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,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%(2001年3月)。但由于地處高原,沙漠面積較大,氣候干燥,供應不足。農業主要集中在里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區。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,生產水平較低,糧食不能自給,自給率為84%。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,農業產值約合94億美元,占國內生產總值13%,比上年度增長13%。
可耕地5200萬公頃,占全國面積的30%,已耕地面積1800萬公頃,其中水澆地700萬公頃,水稻田56萬公頃。牧場面積9000萬公頃,森林1270萬公頃。牧場和森林的面積分別占國土面積的26.9%和11%。大部分地區干旱缺水,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。糧食不能自給,每年需進口約30%的食品。1997年牛羊肉產量72萬噸,禽肉71.2萬噸,禽蛋47萬噸,奶489.5萬噸。
近幾年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如下(單位:萬噸):
1998年 1999年 2000年
小 麥 1195.5 867.3 700.0
大 麥 330.1 199.9 199.9
稻 米 277.1 234.8 234.8
甜 菜 197.0 223.6 223.5
棉 籽 46.0 44.1 43.0
茶 葉 6.0 8.0 8.0
開心果 31.4 13.1 20.0
(資料來源:2002年經濟季評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