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名稱:赤道幾內亞共和國 (The 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)
赤道幾內亞面積28051.46平方公里(其中大陸部分26017.46平方公里,島嶼2034平方公里),位于非洲中西部幾內亞灣,由大陸上的木尼河地區(qū)和幾內亞灣內的比奧科、安諾本、科里斯科等島嶼組成。木尼河地區(qū)西瀕大西洋,北接喀麥隆,東、南與加蓬交界。海岸線長482公里。沿海為狹長平原,岸線平直,少港灣。內陸為高原,一般海拔500-1000米。中部山脈把木尼河地區(qū)分成北面貝尼托河和南部烏塔姆博尼河流域。各島都是火山島,為喀麥隆火山在幾內亞灣的延伸。比奧科島多死火山,中部的斯蒂貝爾峰海拔3007米,為全國最高點。主要河流有姆比尼河。屬赤道雨林氣候。
赤道幾內亞國旗: 呈長方形,長與寬之比為5∶3。靠旗桿一側為藍色等腰三角形,右側為三個平行寬條,自上而下分別為綠、白、紅三色,旗面中央有國徽圖案。綠色象征財富,白色象征和平,紅色象征為獨立而斗爭的精神,藍色象征海洋。
赤道幾內亞國徽: 為方形的盾徽。白色盾面上有一顆高大粗壯的紅樹,這是一種生長于濕地的熱帶樹。盾形上端有六顆黃色六角星,象征該國原來的六個區(qū)域,下端的飾帶上用西班牙文寫著“團結、和平、正義”。
赤道幾內亞人口:101.4萬(2002年)。主要部族有分布在大陸的芳族(約占人口的75%)和居住在比奧科島的布比族(約占人口的15%)。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,法語為第二官方語言,民族語言主要為芳語和布比語。居民82%信奉天主教,15%信奉伊斯蘭教,3%信奉新教。
赤道幾內亞首都:馬拉博(Malabo),位于比奧科島,人口26.5萬(2002年)。年平均氣溫25℃。
赤道幾內亞簡史:15世紀末,葡萄牙殖民主義者侵入幾內亞灣沿海地區(qū)和比奧科、科里斯科和安諾本等島。1778年西班牙占領比奧科島,1843年占領木尼河地區(qū),1845年建立殖民統治。1959年被劃為西班牙的兩個海外省。1963年12月西當局在赤道幾內亞舉行公民投票,通過“內部自治”法規(guī)。1964年1月實行“內部自治”。1968年10月12日宣告獨立,定名赤道幾內亞共和國,馬西埃·恩圭馬任總統。1979年8月國家革命人民武裝力量部副部長奧比昂發(fā)動軍事政變,成立以他為首的最高軍事委員會。1982年8月奧比昂任總統,同年10月解散軍委會。1988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基層政權選舉和議會換屆選舉。1989年6月25日舉行全國大選,奧比昂再次當選為總統。1996年2月連任總統。
赤道幾內亞經濟:世界最不發(fā)達國家之一,經濟長期困難。1987年開始實施經濟結構調整計劃。1991年開始開發(fā)石油后,經濟出現轉機。1996年提出以農業(yè)為基礎、石油為重點,促進木材加工工業(yè)發(fā)展的經濟政策。1997至2001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達41.6%。在石油開發(fā)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下,經濟繼續(xù)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。